用户: 密码: 验码:    
网站首页 | 研究动态 |  英雄史诗 |  学术争鸣 |  文物古迹 |  名城建设 |  史海集贝 |  冼庙文化 |  冯冼世族 |  故里风采 |  文苑艺坛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史海集贝>>德泽后人

共有 3410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试论冼夫人与和谐社会

发表日期:2007年6月9日   作者:丁仁体 【编辑录入:xianzhou

《隋书·谯国夫人传》和《北史·列女·谯国夫人冼氏》对冼夫人的业迹都同样记载为“夫人怀集百越,数州宴然。”《资字通鉴·陈纪一》则记载为“宝妻冼氏,怀集部落,数州宴然。”《辞海》(合订本)对宴字的析义为逸、乐,是和谐的同义词,由此可见当年冼夫人管辖的地区属于和谐社会。在战乱频繁的南北朝,岭南地方能偏安一角,确实来之不易。因此,试探其成因,或许能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一、长官修身齐家,为民表率,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

古语有云:“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俗话也有说。“屁股挟鸡毛怎能当乡正”?最高行政长官如果心怀鬼胎,言行不一,反复无常,朝令暮改,阴一套,阳一套,采取高压政策,使民不敢言而敢怒,造成人人尽腹非的环境,哪还有什么“和谐”可言?好在冼夫人能吸取儒家学说的精华(见拙文《浅谈冼夫人文化与儒家学说》),在治理方法上首先融会贯通“修齐”、“平治”之道。作出表率,取信于民,使人心悦诚服。请看《隋书·谯国夫人传》记载冼夫人管好自己家庭和亲属事迹的片段:“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仆至安,诱以为乱。仆遣使归告夫人。夫人曰:‘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遂发兵拒境,帅百越酋长迎章昭达,内外逼之,纥徒溃散。”又“番禺人王仲宣反,首领皆应之,围洸于广州城,进兵屯衡岭。夫人遣孙暄帅师救洸。暄与逆党陈佛智素友善,故迟留不进。夫人知之,大怒,遣使执暄,系于州狱;又遣孙盎出师讨智,战克,斩之,进兵至南海,与鹿愿会师,共败仲宣。”而“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强,侵掠旁郡。岭表苦之,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夫人还将梁陈隋三朝所赐之物各藏于一库,每岁时大会,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曰:“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俱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 ,经过言传身教,夫人几代儿孙都能维护国家统一,与民同乐,从不出现一个“高衙内”。

二、坚持反腐倡廉,平息民愤,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环境。

纵观几千年来中国王朝的更迭,莫不源于形形色色的腐败,即使历史上第二个能下诏罪己,立心励精图治的明末崇祯王帝,也因腐败早已根深蒂固,积重难返,回天无力自缢于煤山。“正邪自古同冰炭”,贪官污吏同人民群众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大量贪官污吏的存在,必然是“县民无口不冤声”,于是冤屈而死者有之,逼上梁山者有之一……,社会动荡不安。如果长官为了维护自己的政绩而片面强调安定团结,不加大力度打击贪官污吏,必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冼夫人可贵之处,在于平息了李迁仕、欧阳纥、王仲宣等叛乱的同时,能够防微杜渐,坚决反腐倡廉。其事迹见于《隋书·谯国夫人传》的有:“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戚,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朝延派来当官的“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獠多有亡叛,夫人遣长史张融上封事,论安抚之宜,并言讷罪状,不可以招怀远人,上遣推讷,得其脏贿,竟致于法。降敕委夫人招慰亡叛。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獠,所到皆降。”从而局面归于安定。赵讷贪且虐,仍有恃无恐可见其后台之硬,所谓“朝内无人莫做官”。要揭露此类官,非有大勇者不可,由此也可窥见冼夫人反腐倡廉的决心。如果赵讷贪而不虐,採用钱权交易之法,获得“双赢”,加上黑箱作业,少有人知,则诸俚獠的亡叛,必然是由多变少。其“竟致于法”的结果,可能会改写,惜哉!

三、发展经济,藏富于民,是建立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民以食为天”,“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如果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即使法律条文完备,也会“法令滋盗贼多有”(《道德经》语)。只有解决温饱问题,才有“和谐”可言。冼夫人如何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使岭南一角出现偏安局面呢?史书没有具体记载,只能从出土文物来考究。“广东省各地博物收馆藏的古代铜鼓共175面,其中属解放后出土并有具体地点考证的铜鼓共42面,其中粤东出土1面,粤中出土5面,其余36面为粤西出土。高州历代出土的铜鼓有据可查的有18面,其中解放以来出土的有12面,占广东省出土铜鼓总量的29%。高州古代铜鼓的陆续出土,为研究高州地区相应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摘自张均绍《略论高州铜鼓》一文)要铸造器形硕大、花纹繁缛而且数量众多的铜鼓,除了要有一批丰富铸铜经验,高超的工艺水平的专业技术工匠外,还得要有一大批从事开采和冶炼铜矿的技术工人,而这就需要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向他们提供足够的粮食,根据这些,我们可以推测,在冼夫人的领导下,其管辖地区,农业已有较大的发展,远离了刀耕火种,使用铁犁牛耕,生产的粮食除了满足生产者及其家庭成员的需要以维持其简单的再生产之外,还有剩余粮食,同时手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高州地区发现大批古窑址足以说明。对于这种局面,《隋书》记载为“乐樵苏不罹锋镝”。乐樵苏是形容人民安居乐业,不罹锋镝是形容没有战乱。晚唐诗人曹松描写战乱中人民生活的诗句是“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无计乐樵苏”。上述的“数州宴然”是和谐社会的静态,而“乐樵苏”则是和谐社会的动态。

“和谐”一词,不见于《辞源》、《辞海》、《大辞典》等经典辞书。1980年出版的《新华词典》才刊有“和谐”词条,析义为:配合得适当。换句话来说,是组成事物的比例适当。如不适当,即比例失调,就会产生恶果。每个事物内部比例适当的具体指标为黄金分割0.168。人体的阴阳比例为平衡,失调则生病,所谓“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官与人的比例失调,则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则危害国计民生,当年大跃进时期的国民经济衰退,大批人饿死的教训正是如此,贫富比例失调,则社会不能安定(据报载,我国贫富悬殊比例失调已经超过国际划定的危险线)。在“衣冠简朴古风存的”农业社会,配合得适当较之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略为容易。所以在冼夫人之前,就有汉朝的文景之治,之后有唐代的贞观之治等。不过在南朝统治的169年中,据不完全统计发生战乱66宗,平均两年多就发生一宗。在这种风雨飘摇的局势下,冼夫人在对待各种事物时,能配合得适当,在其管辖区内,缔造出和谐社会,的确值得后人借鉴。

0
  • 上一篇:冼夫人是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好榜样
  • 下一篇:略论走上神台的冼夫人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冼夫人研究网

     
         备案号: 粤ICP备10208172号

    维护:冼周 QQ:60306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