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网站首页 | 研究动态 |  英雄史诗 |  学术争鸣 |  文物古迹 |  名城建设 |  史海集贝 |  冼庙文化 |  冯冼世族 |  故里风采 |  文苑艺坛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史海集贝>>德泽后人

共有 2804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试析冼夫人的军事才能

发表日期:2007年7月11日   作者:陈冬青 【编辑录入:xianzhou

综观古今,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又都是杰出的军事家,比如历代开国帝皇,割据一方的豪强势力等,他们往往通过军事的手段和行动来达到或保证其政治上的目标。冼夫人也不例外。冼夫人是高凉俚族人,其家世为南越首领,至冼夫人,更“开谯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成为岭南地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冼夫人的一生富有军事传奇色彩,她坚持以国家大局、民族利益为重,先后多次平息岭南各地及对中央王朝的叛乱,并在三朝更迭之际,能够“怀集百越”,并以所辖岭南各郡归附,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立下汗马功劳,对岭南地区的稳定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冼夫人之所以能够确立其在岭南的领导地位,为岭南的稳定和发展建立万世不朽的政治功勋,除了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外,主观上的原因也是一个重要保证。那就是卓越的军事指挥和领导才能。

《孙子兵法》开篇即说:“兵者,国之大事”。这说明战争是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政治活动的必要手段。冼夫人所处的时代,历经南朝梁、陈及隋三朝,是一个变革动荡的年代。冼夫人管辖统治的岭南,却能保持和平、稳定、团结与发展,这与冼夫人多次反对分裂割据、平息各类叛乱的军事行动直接相关。梁武帝太清二年(548),侯景反,高州刺史李迁仕乘机拥兵割据,冼夫人领兵袭破之;陈太建元年(569)广州刺史欧阳纥反,冼夫人“发兵拒境”,迎陈将章昭达,内外夹攻,平息了欧阳纥的叛乱;隋开皇十年(590),番禺俚帅王仲宣反,一些俚人首领也响应,冼夫人先后派其孙冯暄、冯盎出讨,击斩叛军主将陈佛智,进兵至南海,与鹿愿军会,共败王仲宣。所以,冼夫人首先就是一位才能非凡的军事家。

冼夫人虽不如历代名将那样,有军事言论或著作传世,我们不能直接窥见冼夫人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素质,但据史书考证,冼夫人绝对不失为一位用兵如神的战略战术家。《隋书》“谯夫人传”载:“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从史书的记载可见,冼夫人从小便是一位通晓兵略,并能统率部众,行军作战的统帅。冼氏世为南越首领,其首领地位是世袭继承的。冼夫人有兄冼挺,按理应由其兄承袭南越首领之职,但冼夫人却承继了此位,并且号令一方,万众归附,这正是由于其过人的军事才能,“压服诸越”之故。明人谢肇涮在其《五杂俎》里也说:“高凉冼氏,以一蛮女而能抚循部落,统驭三军,怀辑百越……有马援、韦叡所不敢望者。”(注:马援是东汉名将、韦叡是南朝梁名将)对冼夫人的军事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么冼夫人“统驭三军”之才又有哪些呢?我们可以结合有关史实作如下分析。

一、具备清醒冷静的头脑,敏锐准确的判断力,这是冼夫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中立于不败的保证。

孙子论为将之道,需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并把“智”放在首要位置。“智”即是指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任何战争都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除天时、地利之处,还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战争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从战略上分析形势,找出对策,是战争统帅的首要任务。决策的正误直接关系战争的结果。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必能综观全局,洞悉态势,即所谓“知己知彼”,作出相应的决策,方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根据《谯夫人传》的记载,侯景反,兵围台城(南朝中央政府所在,今南京),广州都督征兵救援,高州刺史李迁仕也属应征之列,但他称病不去,一面却派人传召冼夫人的丈夫高凉太守冯宝。冯宝见召欲往,冼夫人急止之曰:“刺史无故不合召太守,必欲诈君共为反耳。”并进一步分析说,“刺史被召援台,乃称有疾,铸兵聚众,而后唤君。今者若往,必留质、迫君兵众,此意可见”,当时李迁仕任高州刺史,手握重兵,此人素有野心,遇侯景作乱,竟敢拒不救援,反意已见。因高凉太守对其颇有牵制威胁,李迁仕便想诱骗冯宝,或一同造反,或留为人质。冼夫人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李迁仕的所作所为,断定李迁仕必然谋反,并一眼便看穿了李迁仕传召冯宝的奸谋,最后作出“以观其势”的对策,这使冼夫人在以后的维护统一,平息叛乱的斗争中一下子便处于主动地位。侯景作反,天下已乱,李迁仕也乘机扩张势力,随时准备拥兵割据,在此严峻形势下,如何维护岭南的稳定,冼夫人并不盲动,而是冷静地分析形势,采取正确的策略,为以后斗争的胜利奠定基础,充分显示了一名军事领袖的“智”才。

二、具备丰富的用兵策略,这是冼夫人克敌制胜,保境安民的关键。

战争的胜败,关键在于战争策略的运用,古代兵家对此多有论述。三国时诸葛亮曾论“用兵之道,先定其谋”,南宋名将岳飞也说过,“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谯夫人传》说冼夫人“多筹略”,清电白知县特克星阿《题冼庙诗》也有云:“女子能兵惯出奇”,历史事实也证明,冼夫人深通兵法,善用谋略。李迁仕兴兵造反,冼夫人身为南越首领,不齿李迁仕所为,起兵协助朝廷平叛。当李迁仕遣主帅杜平虏进军南康后,冼夫人立即看到,杜平虏是叛军主帅,已率主力与官军相拒,一定不及返回,李迁仕在高州已无多大兵力,不能有甚作为,宜乘虚破之。于是教冯宝“宜遣使诈之,卑辞厚礼”,后冼夫人亲自率领精兵,乔装成送礼的人员,担着货物,暗藏兵刃,来到李迁仕营下,李迁仕果然不加防备,冼氏兵马突然发难,一举而攻进营内,叛军仓皇败走,李迁仕逃往宁都,冼夫人率军追击,与陈霸先会师赣石,擒杀了李迁仕,叛乱遂告平息。《孙子兵法》“计篇”有云:“卑而骄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冼夫人运用的正是此策。“卑辞厚礼”,令李迁仕产生轻敌情绪,不加设防,一举而破之。清陈淮《冼夫人庙》诗有句:“卸甲争归陈武帝,挥戈潜袭李高州”(《高州府志》艺文卷),所描绘的正是冼夫人巧施妙计,大破李迁仕的事迹。在战争实践中,冼夫人十分注意策略的灵活运用,这是她取得平叛斗争胜利,保障地方安宁的关键。 

三、治胜于战的军事思想,这是冼夫人“怀集百越”的军事基础。

古代兵家有论:名将用兵,不在乎兵之所失,在乎安民、爱民,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战争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为了某一方的胜负,相反是为了消灭战争,获得和平。从这个意义来说,战争是消极的,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势下采用的手段。《孙子兵法》也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冼夫人同样认识到这一点。在她的军事素质中多处表现出“治胜于战”的思想。岭南是百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秦汉在岭南设置郡县后,一些交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步实现了封建化或越人汉化,但冼夫人所处的粤西地处僻远,生产力发展较慢,直至隋代,仍保留有奴隶制和原始部落,各部族“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恃在山险,不用王法”,且“好相攻击”。冼夫人身为南越首领,是怎样令各部落止平干戈,达到其领导权威的?靠的就是“治胜于战”。

一方面,她十分注意施行仁义之举,以达到安抚各部,令其归顺的目的。所以,“诸蛮皆服其信义”。其兄冼挺,恃强常侵掠旁郡,冼夫人每每加以劝阻,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冼夫人的丈夫高凉太守冯宝死后,岭南大乱,各部族纷纷发生战乱,冼夫人及时对各州进行安抚,于是“数州晏然”。11隋朝开皇年间,番禺俚帅王仲宣谋反,一些部落、州郡首领响应。在平定了王仲宣的叛乱之后,“夫人亲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卫诏使裴矩抚诸州”,12不但不追究这些州郡首领的反叛之罪,相反还“令统其部落”,13这些首领都深感夫人和朝廷恩德,发誓不再反叛,于是“领表遂定”。14冼夫人此举,堪比诸葛“七擒孟获”之功。

另一方面,冼夫人也十分注意从严治军。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其《将苑》中说,“师出以律,失律则凶”。这是说一支军队必须有严格的制度,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否则定会吃败仗。古今将帅都十分重视从严治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冼夫人也不例外。对待下属,冼夫人向来都严格要求和训练他们,倘有违法,必从严治之,尤其是对待自己的亲属,冼夫人从不姑息。据《谯夫人传》记载,冼夫人十分注意“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与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属,无所舍纵”。冼夫人因此深得部众尊敬,所以号令三军,莫有不从。王仲宣造反时,兵困隋将韦洸于广州,冼夫人派孙子冯暄率军往救,冯暄与叛军将领陈佛智平素友好,因念私情而延误进军时间,冼夫人“知之大怒,遗使执暄,系于州”。15为了严明军纪,冼夫人不惜大义灭亲,把自己心爱的孙子下于狱中。冼夫人此举深得军心。后冯盎领兵出讨,众官兵上下同心,鼓勇向前,击斩陈佛智,进军南海,大败王仲宣。冼夫人之所以能够取得历次平叛战争的胜利,治军严明,令必行,行必果,也是关键之一。

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造就了一代女杰冼夫人。她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所作出的维护统一,坚持团结的历史功勋是巨大而明显的,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的深远意义。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政治上的作为离不开军事上的作为,政治上的成就离不开军事上的支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毛主席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便是高度的概括。正是由于冼夫人的卓越非凡的军事智慧和素质,在战争中克敌制胜或不战而屈之,牢牢占据军事上的主动地位,才得以保证她在政治领域充分施展才华,成就其历史功勋。

 

注释:                                                                              

1268101112131415均出自《隋书·谯国夫人传》。

3《孙子兵法》·《计篇》。

4出自诸葛亮《将苑》,笔者转引。

5笔者转引。

7《太平御览》卷七八五。

9《资治通鉴》。

0
  • 上一篇:冼夫人文化传承初识
  • 下一篇:抛开狭隘意识对待冼夫人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冼夫人研究网

     
         备案号: 粤ICP备10208172号

    维护:冼周 QQ:60306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