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网站首页 | 研究动态 |  英雄史诗 |  学术争鸣 |  文物古迹 |  名城建设 |  史海集贝 |  冼庙文化 |  冯冼世族 |  故里风采 |  文苑艺坛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冯冼世族>>冯氏族人

共有 5070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高力士与唐玄宗

发表日期:2008年2月29日   出处:2007年论文集 作者:黄郁琴 【编辑录入:xianzhou

高力士(684762),原本姓冯,名元一,乃冼夫人的第六代孙,唐代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人。历史上最有名的宦官,他与唐玄宗之间忠诚与信任的关系最为典型。

高力士十岁入宫,在宫中长大,身长六尺五寸,很有风采。“李隆基为藩王时,力士倾心奉之,接以恩颜。”(《旧唐书·高力士传》)二人似成知己。玄宗即位后,高力士负责玄宗与外间的联系,玄宗可以安然在幄内解决一切问题。高力士日夜随侍玄宗,每晚在殿内陪宿。玄宗曾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旧唐书一百八十四卷·高力士传》)在宫中,玄宗不称其名而称将军,肃宗待他如兄长,诸王、公主称他为翁,玄宗有时还对高力士自称小字“阿瞒”。

高力士对玄宗的忠诚却始终没有改变过。他身处高位仍不失持正的立身原则,在玄宗懵懂之时,能够分辨是非,劝谏玄宗。玄宗中年渐图安逸,打算把政务一概付之奸相李林甫。李林甫阴险奸诈,肃宗在东宫时曾日夜忧惧,怕遭到他的构陷,忧心导致肃宗的鬓发斑秃。天宝三载(744),唐玄宗倦于理政,忽然想“高止黄屋,吐故纳新”,企求长生不老,而准备把“军国之谋,委以林甫。”对此,高力士立刻表示不赞同,强调指出:“军国之柄,未可假人,威权之声,振于中外,得失之议,谁敢兴言?伏惟陛下图之。”玄宗面呈不悦之色。但是,他细细一想,终觉得高力士有理,乃置酒席嘉赏他,左右皆称万岁。

玄宗为立太子的事忧烦,肃宗在诸子中最长,而玄宗偏爱寿王,回顾历史,废立太子,是不容宦官插手的。而高力士竟起了如此重要的作用,确实反映了开元晚期宦官势力的“益盛”。“开元26年李林甫数劝立寿王,上以忠王长,且仁孝忠谨又为学,意欲立之。犹豫岁余不决……常忽忽不乐。力士曰:‘大家(指皇帝)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资治通鉴》唐纪30)玄宗曰:“此言是也。”一句话令玄宗内心的积郁释然,立肃宗为太子的决心不再动摇。

高力士与玄宗共患难是从安禄山叛乱开始的。高力士随侍玄宗逃往蜀地。在逃亡中闻知郭子仪等将军收复两京,玄宗与高力士以手加额,庆幸之至。回到京师后,玄宗的地位有了改变,高力士继续在兴庆宫侍奉太上皇玄宗,其时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翁了。

肃宗宠信的宦官李辅国,向肃宗建议,要玄宗搬出装修华贵的兴庆宫,移住西内。在移仗前一日,派人将兴庆宫原有的厩马三百匹索走,只留下十匹,玄宗与高力士忍气吞声而故作从容。次日玄宗要见肃宗,肃宗自称有病,令他人代为起拜,留玄宗吃饭,饭后温语劝玄宗继续住在兴庆宫。玄宗和高力士骑马走至夹城,李辅国率铁骑百余人奔来,直逼玄宗的面前。高力士气愤,斥责李辅国:“李辅国休得无礼!”李辅国回骂道:“老翁大不解事,走开!”斩了高力士从者一人。年老的高力士忍辱负重,牵着皇帝的御马,缓缓走向西内。到西内,惊魂甫定,主仆相顾凄然,玄宗忽然老泪纵横,对高力士说:“微(没有)将军,阿瞒(玄宗)已为兵死鬼矣。”

高力士与玄宗,继续过共患难的生活,然而为时已经不长了。玄宗的膳食中不再出现肉,但他坦然接受了这种待遇。每天,玄宗和高力士看人扫除庭院,也过来修剪花枝,有时他们坐在一处,讲经论义,或者说些有趣的话。这对年老的主仆相伴着打发时光,彼此也很开心。然而十几天后,高力士患上了疟疾,怕传染给玄宗,就移住到功臣阁下。

高力士盼望病好了能再随侍玄宗。然而,有道是福祸相倚,荣瘁相随。上元初,高力士为宦官李辅国所诬,流放巫州。高力士未能与玄宗再见一面,就怆然上路了。带着数月的衣粮和八九名随从,一路凄风苦雨,过了三年的流放生活。《新唐书》记高力士对玄宗的忠贞时,有意将其与当时的另一位幸臣袁思艺相比,所谓“帝幸蜀,思艺遂臣贼,而力士从帝。”《全唐诗》收录高力士流放巫州时所作《感巫州荠菜》诗:“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以高力士其时的处境揣度,此诗非为附庸风雅,而应是他以荠菜自喻,托物言志,有感而发的其情流露。所有这些都反映出高力士不改初衷,至死追随唐玄宗的心迹。

肃宗临终前,诏命一切流放的人回京。不久,玄宗、肃宗先后离世。高力士在巫州,听到玄宗的死讯,号天叩地,悲不自胜,哀祭、服丧的程度超过礼仪规定。高力士起程回京,要将自己的风烛残年服务于玄宗的陵寝,一路上号哭不止,每次号恸都几乎回不过气来。高力士天宝元年八月十八日死于郎州开元寺西院。高力士去世的消息传播于远近,没有人不为之伤叹。九月他的灵柩发朗州,十一月抵襄州,被送往京师,唐代宗诏令:“复旧官爵,以其耋宿,保护先朝,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旧唐书·高力士传》。

纵观高力士的一生,他追随唐玄宗始终如一,大量的史实表明,像高力士这样独具个性、忠诚专一的宦官,蜚声唐王朝宫闱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历史上确实罕见。其目的只为了忠君、为了保国,这一点是无愧他的先祖冼夫人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在其《史纲评要·唐纪》中说:“内侍如高力士者甚少……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作为掌握重权的宦官,在史籍中被归为“真忠臣”之列,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高力士不愧是千古奇宦。因此,我们再也不能把这样一个人,这样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的鼻子添上白粉,把他妖魔化和小丑化。

 

参考文献:

1、(后晋)刘煦:《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4、王镜轮:《中国皇帝的背影》,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0
  • 上一篇:维护国家统一功绩卓著的冯盎将军
  • 下一篇:贤良本无主 济时便有功——评说高力士历史功绩及其承传冼太精神的贡献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冼夫人研究网

     
         备案号: 粤ICP备10208172号

    维护:冼周 QQ:60306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