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网站首页 | 研究动态 |  英雄史诗 |  学术争鸣 |  文物古迹 |  名城建设 |  史海集贝 |  冼庙文化 |  冯冼世族 |  故里风采 |  文苑艺坛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史海集贝>>读史有感

共有 7017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高力士《感巫州荠菜》诗解惑

发表日期:2008年3月21日   出处:2007年论文集 作者:丁仁体 【编辑录入:xianzhou

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这是高力士被宦官李辅国诬劾,流放巫州时所写的一首五言古风绝句。(摘自《高州文史》)

想不到近年来一些刊物转载高力士这首诗时,其首句却出现三种不同的板本。除《高州文史》刊作“两京作芹卖”。谁是谁非,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从字面看,当作“芹”菜卖,一看就懂。但当作“斤”卖,就令人费解了。斤是重量单位,抽象的东西,怎能卖?如果说“论斤”卖,大家都明白。可是“称斤”卖,就不知所云,使人如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奇怪的是,这些人中竞有大学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难道他们真的湖涂若此吗?令人万分纳闷,如坠五里雾中。

为了解惑,经过一番钻研,终于发现问题与某些辞典有关。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全唐诗》影印本第1833页刊载高力士《感巫州荠菜》诗的原貌是“两京作觔卖(一作芹),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一作固常在)”并注明“力士谪黔中,道至巫州,地多荠菜而人不食,因感之作诗寄意”。这个“觔”字,在《辞海》缩印本第1979页的析义是:“觔(一)同筋,潇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俺如今剔下了这骨和觔(二)斤的异体字”。《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大辞典》等也同样析觔字有“筋”、“斤”的字条中,分别注明其异体字都是觔。试以《广州音字典》为例。其检字表第60页有:(觔)339页,待翻至339页时则看到斤(觔)重量单位。再没有象以上《辞海》等大型辞典那样,另设有觔字的条目,因此将“作觔卖”书写为“作斤卖”便不是为怪了。可以说是这些简明词典误人。或许有些人认为“作斤卖”不通,便改为“称斤卖”吧!缺乏钻研精神,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广州音字典》只有从竹字部首找一第433页、才能看到“筋(觔)肌肉的旧称”。

此诗既是高力士触景生情,感怀身世,作诗寄意,则首句是以觔喻在京时的高贵,次句以荠喻谪居巫州的下贱。因此,诗以“作觔卖”远胜于“作觔卖”。芹和荠同是菜类,难分高下,只有觔和荠的贵贱显而易见。上述注中有“地多荠菜而人不食”之语,作者遣词造句不直写“无人食”而选取“无人采”是别具匠心,恰到好处。因为采与睬同音,一则实说生于五溪的荠菜无人摘采,二则暗喻作者居于巫州无人理睬,语出双关,惟妙惟肖,也可见高力士有较好的文学修养,非一般宦官可比。结句如单纯写荠菜,则用“气味固常在”为佳,拟人则不同。因为第三句提出一个新问题:“夷夏虽有殊”,暗指作者地位已今非昔比,结句就应回答地位改变后对上皇对皇室的忠心改不改的问题。用“都不改”三字,坚定有力,掷地有声。所谓“诗以言志”。据《高力士传》,代宗即位诏赦高力士。他在回京途中行至朗州时,听到上皇玄宗业已驾崩,乃恸哭、呕血、绝食而死,做到以身殉志。

高力士曾被太子李享直呼为“二兄”,其余皇室诸王、公主则呼其为“阿翁”驸马一辈则尊称其为“爷”。,如此显赫,在王朝时代广东历史上绝无仅有。他生前写了多少诗无人知晓,只有《全唐诗》仅录其诗一首存世。因此,《感巫州荠菜》诗,应作如下更正,才符合高力士的原意。

两京作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2
  • 上一篇:弘扬冼夫人精神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 下一篇:寻觅冼太胜迹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冼夫人研究网

     
         备案号: 粤ICP备10208172号

    维护:冼周 QQ:60306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