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网站首页 | 研究动态 |  英雄史诗 |  学术争鸣 |  文物古迹 |  名城建设 |  史海集贝 |  冼庙文化 |  冯冼世族 |  故里风采 |  文苑艺坛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学术争鸣>>学术批判

共有 3403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高力士史迹研究探讨-让史书实录客观评说

发表日期:2007年4月6日   作者:梁基毅 【编辑录入:xianzhou

高力士(683-763)是茂名籍人,在唐朝唐玄宗皇帝身边从712年任内给侍(五品)官起,玄宗登基升任内侍省(三品)至748任骠骑大将军(一品武散官),仪同三司开府历时37年。坐高堂,任文武高官位高权重12年。是历史上茂名人在国家权力中心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但他的史迹应当怎样评价。笔者认为根据权威史书的史料实录,让它客观地评说至为公平与公正。

笔者参阅《资治通鉴》(宋.司马光著)、《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祈撰)、《精编26史》(中国永乐文化开发公司编)、《茂名县志》(民国志)、《高雷文献》(香港吴熙业、林天蔚等编)、《茂名市志》(茂名市志办编)等史书,以及高力士墓志铭录其史实,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评说高力士。

一、高力士是潘州茂名县人。

《资治通鉴》(下称通鉴)唐纪26第1424页载:“高力士潘州人也”《旧唐书》传1424页载:“高力士潘州人”。《茂名县志》和《茂名市志》均载高力士潘州人。《广东通志》卷三郡县沿革表载:“贞观八年(634)分置潘州治茂名。隋置茂名县,唐初属高州(治良德),贞观8年(634)改属南宕州(今玉林),九年(635)于县置潘州。高力士出生于683年,其时的潘州治茂名县,直至五代宋开宝5年(972)省潘州入高州,所以高力士出生后200年还是潘州治茂名县。高力士父亲冯君衡因过继其叔潘州刺史冯智垈,故居住于潘州县城出生,所以高力士是茂名县城出生的(今高州)。

高力士的故居,《茂名县志》(民国志133页)载:“高力士宅在县西北二百四十步,椰子树二株高百尺,宋时尚存”。高力士故居有清诗人黄安涛诗云:

自古潘州少俊英,中涓声势傲公卿,殿显雅有天人望,乡曲尤存骠骑名。

何处珍楼还突兀,于今香树几枯荣,野花开遍闲朱紫,列戟谁知旧閈闳。

诗人千余年后,看到高力士故居只是米兰香树几度枯荣,野花野草开遍宅地,而名贵的朱紫却闲置不显眼。也没有人知道当年骠骑大将军的兵器旧时放在那里。

《茂名县志》城池记载:“唐时始筑土城,宋元因之”。又载:“为门:东曰迎阳,南曰广济,西曰通州,北曰北门,又一门曰小西门”。高力士故居从小西门出二百四十步,前宅是住房,后园力士建灵惠寺,匾额由同朝好友颜真卿书写。

笔者解放初在茂名县政府工作,了解到抗日时拆了城墙,墙地变为坏市路。从县府后门走出环市路边,从空旷地经林屋便是力士故屋的宅基地,宅后为灵惠寺。曾办护土助产学校,现为人民医院占用。这是西门街头,故高力士是茂名县城西门街人(今为高州城)。

高力士为何有宅第。《旧唐书》载:“开元初(713)瀛州吕玄晤作史京师,女(吕国姝)有姿色,力士娶之为妇。”这样家乡和京城都修建住宅。其妻还要照顾其母麦氏越国夫人。《高州县志》161页载:“高力士十岁离家30年后见母。玄宗召见封越国夫人,赠其父君衡潘州刺史,后(730)又赠广州大都督”。高力士墓志铭载:“圣力中(699)潘州府(智垈)捐馆舍予君衡,袭其位,为父没子继南州故事。”按俗例高力士父君衡过继其叔父潘州刺史冯智垈,自然要光宗耀祖,修建宅第,并在宅第后园建灵惠寺,以积德和光宗耀祖。

二、高力士是朝廷信赖倚重的重臣

高力士在唐玄宗皇帝身边为官,从712年至760年历时48年,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可谓位高权重,历久不衰。这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社会时代,实属罕见。

《旧唐书》卷184传,第134页载:“开元初(713)加右监门卫将军(从二品正三品),知内省事(三品)天宝初(742)加力士冠军大将军(正三品上)右监门卫大将军(正三品)。天宝7年(748)任骠骑大将军(从一品)。力士从幸成都(756)进封齐国公(位仅次于王)。上还京(760年5月)加开府仪同三司(从二品享受三司待遇),赐实封五百户。”可以说是高官进爵实至名归。

力士权重乃因他是皇帝身边宠臣,权力不亚宰相。《旧唐书》4757页载:“每四方进奏文,必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玄宗曰:“力士当上,我寝则稳”。这说明唐玄宗倚重高力士甚于宰相,尽管与其官衔是不对称的。唐玄宗犹豫不决之事,询问力士便下决心定夺。《通鉴》唐纪30第1455页载:“李林甫数劝立寿王琩,上以忠王年长,且仁孝忠谨又好学,意欲立之。犹豫岁余不决……,常忽忽不乐。力士曰:“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上曰:“汝言是也”。由是遂定六月庚子立为太子。高力士一言以定储位,足以证明他是唐玄宗信任有加,言听计从的重臣。

《新唐书》列传第132,“玄宗在藩.力士附结,已平韦氏乃居殿内坊,擢内给事,先天中,以诛肖岑等功,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省事。于是四方奏请先省后进,小事即专决,虽洗沐未尝出,眠息殿帷中,帝曰:“力士当上,我寝乃安”,当是时李文融、李林甫、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安绿山、安思顺、高仙芝,虽以才宠进,然皆厚结力士故能踵至将相。”这说明唐玄宗倚重信任高力士,是国家赖以决策有影响的人物。

三、高力士忠君爱国理念

高力士为人谨慎,善揣时势,但大是大非从不含糊。不以感情用事,不以人脉划线。是具有冼夫人家训忠君爱国爱民,讲孝道,百事孝为先,不辱祖宗声誉,悉心为国效劳。《高雷文献》载:“高力士是冼夫人第六代孙,冯盎的曾孙也。从冯宝第一代起顺序是冯仆、冯盎、冯智戣、冯君衡、冯元一(高力士)冼夫人的拥护中央政府维护民族团结忠君爱国保护民众利益的路线是代代相传,对高力士仍具深刻影响,并忠实执行。

《新唐书》列传132载:“力士善揣时事势候相上下,虽亲昵,至当覆败,不肯为救力,故生平无显显大过。”

《精编26史》343页载:“开元元年(713年)七月窦怀贞、岑羲、肖至忠谋废立,又谋毒上(玄宗)。上与薛王业及内给侍高力士等定计,以兵三百人,招肖至忠,岑羲斩之,怀贞自缢,仍戮其尸”。《新唐书》卷五122页载:“开元元年(713)七月甲子,太平公主及岑羲、肖至忠、窦怀贞谋反,伏诛。”《旧唐书》力士传先天中(713)预诛肖、岑等功、超拜银青光禄大夫(三品)内侍同正员。

《茂名市志》177页载:“唐玄宗曾问高力士:“当今天下太平,我要安居无为,把政事都委给李林甫,你看怎样?他说权柄不可借给别人,不然当别人造成了威势,谁还敢说他个不是”。这针对李林甫而说,虽然李林甫曾是高力士友好,但不因感情而误国事。

《通鉴》唐记33,第1475页载:上尝谓高力士曰: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优”,力士对曰:“臣闻云南丧师(杨国忠隐瞒死军兵二十万人),又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得谓无忧也。”高力士既揭宰相杨国忠欺君误国,又暗示安禄山有可能反叛。

对于好人,力士也审时度世给予帮助。《通鉴》唐纪29,第1442页载:“张说被诬陷,力士因言张说(宰相)有功於国,上以为然”,庚甲,但罢说中书令,余如故(后复任宰相)。《通鉴》唐纪29第1230页载:“力士因言奴官太盛相以一心,恐其党警惧而变。自是高力士大为上所宠信”,这些史料足证高力士的爱国忠君言行。不以感情相好(如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而包庇,都以国事为重直言谏上,防止奸臣弄权误国,使国家动乱,人民受苦。

可惜唐玄宗对李、杨、安三人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加以防止叛乱发生,致引发安史之乱。使国家不幸,人民惨遭荼毒,致有马嵬哗变兵谏之事变,唐玄宗开元之治由是走向衰落战乱不已。

《通鉴》唐纪34第1485页载:“至马嵬驿,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有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会吐番使者20余人遮国忠马,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国忠与胡虏谋反,”或射之中鞍,国忠走至西门内,军士追杀之,屠剖肢体,以枪揭首于驿门外。并杀其子户部侍郎及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世曰:“汝曹何故害首相:”众又杀之。韦见素闻乱而出,为乱兵所挝,脑血流地,众曰:“勿伤韦相公”,救之得免。军士围驿,上闻喧哗,问外何事,左右以国忠反对。上杖履驿门,令收队军士不应。上使高力士问之,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开恩正法”,上曰:“朕与贵妃咫之。”入门倚杖倾首立久之。京兆司隶韦谔前禀曰:“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此刻,愿陛下速决。”因叩头流血。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谋反。”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视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於佛堂缢杀之,与尸具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玄礼等免胄释甲顿首请罪,再拜而出,请驾整部伍为行计。”

这说明高力士在紧急关头,心系玄宗与国家安危,毅然进言玄宗,建议处决杨贵妃,并亲自主持处决平日友善的杨贵妃,其忠君爱国可见心迹。

尤其是处于李辅国淫威之下,也不顾自己安危而挺身护驾。《通鉴》唐纪37第1511页载:“上元元年(760)秋7月丁未辅国矫称:“上语迎上皇游西内,”至武睿门,辅国将射生五百骑刃露遮道。奏曰:“皇帝以兴庆宫湫隘,迎上皇迁居大内。”上皇惊几墜。高力士曰:“李辅国何得无礼,叱令下马”。辅国不得已而下。上皇语曰:“诸将士各好在,将士皆纳刃再拜呼万岁!”力士又叱辅国与已共执上皇马,侍卫而西,居甘露殿。

由此可见高力士忠君,不顾自己安危,敢于叱责权臣,高力士也因此为李辅国所忌恨,进而挟私打击诬陷高力士以至流放巫州。史实证明高力士是忠君爱国的。

四、高力士是忠臣的定论

《新唐书》132纪载:“高力士对玄宗曰:“至阁门,见奏示者言:云南数丧师,又北兵悍强,陛下何以制之?更恐祸成不可禁”其所指安禄山要防。又曰:“自陛下以权假宰相,法令不行阴阳失度,天下事庸可复安?”这指杨国忠弄权误国。

《墓志铭》载:“有南营之叛,公讨而平之。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食邑三千户”。由此可见无论在京城,或是入蜀避乱,高力士都尽忠皇帝与国事。

《旧唐书》列传第134载:“宝应元年(762)3月会赦归,至朗州,遇流人言京国事,始知上皇厌代,力士北望号慟,呕血而卒。代宗以其耆宿,保护先朝,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即唐玄宗墓旁)。因此,高力士已盖棺定论,以保护先朝之功,陪葬泰陵,死后加封扬州大都督。蓋棺定论确认是忠臣了。

《新唐书》载列传第132高力士传载:“上皇徒西内,居十日(760年7月)为李辅国所诬,除籍长流巫州,宝应元年(762)赦其见二帝遗诏,北向哭呕血。号恸而卒年七十九。代宗以护卫行帝劳还其官,赐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力士善揣时势,候相上下,虽亲昵,至当覆败,不肯为救力,故生平无显显大过”。

《新唐书》卷1目录:“卷223上至11传第148上奸臣上:有许敬宗、李义府、傅游艺、李林甫、陈希烈;卷123下,列传148下奸臣下有:“卢杞、崔胤、崔绍纬、枊璨、蒋玄辉、张廷范、氏叔琮、朱有恭”。共有13个奸臣,而高力士不在其中。可见历史已作定论,我们不应再存疑义。

 

注:官职品级是桉《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中国社会出版社)的解释。

0
  • 上一篇:今高州是古高凉郡地域不容篡改
  • 下一篇:重新评价高力士-读《<冼夫人文化史话>读后》的思考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冼夫人研究网

     
         备案号: 粤ICP备10208172号

    维护:冼周 QQ:60306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