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网站首页 | 研究动态 |  英雄史诗 |  学术争鸣 |  文物古迹 |  名城建设 |  史海集贝 |  冼庙文化 |  冯冼世族 |  故里风采 |  文苑艺坛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冯冼世族>>冯氏族人

共有 3875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构建和谐高凉的冯太守

发表日期:2007年6月10日   作者:黄燕茂 【编辑录入:xianzhou

古人立庙,目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立神,一种是立人。前者是供奉想象中虚无漂缈的神灵,求其保佑赐福;后者是纪念先贤,使人学其伟绩。

在高州昔日古良德县地的石龙周垌村(即今高州市长坡镇石龙周垌村),有一座饱经沧桑的“冯公庙”。它是当地人民为怀念六朝巾帼英雄冼夫人的丈夫、高凉郡太守冯宝而建的。长期以来,冯公庙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庙宇内外有三副内容深蕴的楹联。第一联(门联)是:忠贞为国;福泽蒸民。第二联(殿联)是:世胄有儒者气节;冯公真俊士风流。第三联(正殿环柱联)是:一代忠臣蒿目时艰期报国;千秋正气关怀世务在安民。这三副楹联归纳起来揭示了一个主题:它热情地颂扬了高凉太守冯宝为构建和谐的高凉而一生忠于国家,以民为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品格和奉献精神。因此,冯宝和冼夫人一样,功绩不朽,价值崇高,泽被苍生,流芳万世。民众为其立庙,是为了缅怀先贤,激励子孙,让为国为民的精神代代相传。

冯宝,字柱石,号廷臣(冯氏族谱:字君珍,号元善),生于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他是中原地区北燕昭武帝冯弘的后裔。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北燕主冯弘失国投奔高丽,遣其子冯业率领亲属和部将三百多人从海道南下广东,归附刘宋,留居新会。宋文帝刘义隆封冯业为怀化侯,并授为新会郡太守兼罗州节度。自冯业至冯融,经今三代,均为州郡朝廷命官。父亲冯融,为梁罗州刺史。冯宝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青年时到京城建康太学读书,交游很广。他二十岁参加吏部人才选拔,确认他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被梁朝廷授为高凉郡太守。梁大同初,娶俚人大首领冼氏女阿莫为妻,并落籍冼夫人的故里良德县,择地兴建冯家村,繁衍子孙后代。一生为官勤于政务,勋业卓著。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病逝于高凉太守任上,终年五十一岁。卒葬于高州良德东部凤凰山磨盘岭。

冯宝生于朝代更替频繁、民族矛盾突出、战争连绵不断的动荡年代。终其一生,他历经梁、陈二朝,从政统军约三十年,毕生为构建和谐的高凉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榜样。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摒弃世俗偏见,冯冼共结秦晋之好,冯宝堪称汉俚民族融和的典范。

冯宝出身于贵族士大夫之家,深谙儒学,才华横溢,二十岁就任高凉郡太守,承担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历史使命,正是年青得志,风流倜傥之时,完全可以娶汉族名门闺秀为妻。但他深知自已是北方南下的封疆大吏的世族,要在俚僚等少数民族占优势的高凉地区巩固和发展势力,推进王朝政令,只有依靠当地土著大姓势力的撑腰,才能改变先辈“号令不行”的尴尬局面。于是他一方面以自身的道德去感化民众,廉洁从政,处处谨慎言行,事事亲民爱民为民,以正身为表率,争取民众真心的拥护;另一方面拼弃婚俗传统观念,在其父罗州刺史冯融撮合之下,娶当地俚族首领冼氏女阿莫为妻,并在冼夫人故里高州良德县附近落籍,与妻子冼夫人生活、工作在一起,繁衍了汉人长官和俚人渠帅结合的岭南地方势力冯冼氏家族。以借助“世为南越首领”的冼氏大家族的势力,尤其是借助“信义结于本乡”的冼夫人的威望,来推行其作为朝廷命官高凉太守所应推行的朝廷政令。

当地俚人也认同冯宝为自己的民族首领。自梁末至陈初,冯冼氏出巡,“每行部所到,蛮族焚香俱乐,望双旌而拜,迎者相望”。民众兴高采烈,呼喊“冯都老来矣,毋为不善,而婴罪戮”!(《广东通志·列传一·冯融传》)冯融、冯宝被尊称为“都老”,足见俚人已将其视为自己的首领,也显示了俚、汉两民族的团结融合。但冯、冼联姻,在当时是极不容易的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当时通婚必须门当户对,方可缔婚。即使同为士族,南、北士族通婚,尚且存在歧视和阻力,更何况冯氏本是北方贵族的后裔,身份显贵,能够打破传统偏见,与当时被视为“南蛮”的俚人冼氏通婚,确是冯宝这个儒雅的地方官“孝以齐家,忠为报国”的儒家思想的体现。

冯、冼联姻是汉俚关系新发展的里程碑。它有利于俚人靠拢中原王朝;有利于汉、俚两族和平共处;有利于俚人进一步接受汉文化和自然同化。冼夫人自嫁入汉人士大夫阶级的家庭后,由于她既是俚人大首领,同时又是汉人媳妇的双重身份,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使她可以成为肩负促进汉俚民族团结这一历史任务的最合适的人物。她一方面进一步受到冯家传统汉族封建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她“诫约本宗,使从民礼”。仿效汉人的礼俗,在俚人中大力推行汉族的封建礼法,促进俚人地区封建制及汉化进程,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维护了地方的稳定。

第二,积极推行传统的“大一统”政策,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大一统”是中国封建王朝占主导地位的政策思想之一。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大一统”思想几千年来浸润着我国人民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向心力。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这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的稳定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冯宝生逢乱世。在南朝这个历史时期里,郡雄并起,军阀混战,黎民百姓灾难深重,渴望统一。他认识到,一个国家最大的利益是安定,最大的祸害是动乱。只有国家的统一,才有地方的安定;只有地方的安定,才有家庭的幸福。因此,在他任高凉太守的近三十年中,积极坚持贯彻“大一统”政策,每当国家出现叛乱,地方秩序失控,百姓危难之时,他总是旗帜鲜明地支持统一,甚至不惜以兵戎相见,惩奸除恶,平乱安民。在冼夫人的协助下,他曾先后出兵助梁朝擒杀叛乱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因功,被梁简文帝封为保护侯。后又接纳冼夫人的意见,厚赀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建立陈朝。由于他在南朝中原多次政局动乱中,怀集百越,保境安民,终使高凉一隅,赖以安宁,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作出了贡献。

第三,按照儒家的纲常名教,实行德法并举,宽猛相济的治国安邦的政策,加强德治和法治,力阻攻战掠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儒家提倡德法并举,宽猛相济的观点,以达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左传》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意思是说,统治者一方面应以道德引导、感化民众积极向善,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必须以法律制裁,矫正越轨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政治必须是德与法的结合。因此,传承了正统的儒家思想的冯宝,便把德与法作为规范人们行为、建立和维护社会良好秩序的有效手段来治理高凉。

在当时,高凉郡内的俚、僚等族聚居僻远地区,仍是奴隶制或者保留很浓厚的奴隶制残余。劫掠奴隶、买卖奴隶、因债务或犯罪而被没为奴的风气,仍然炽盛。“生口”(奴隶)与珍宝同列,成为俚人豪酋财富和势力的重要标志,而劫掠是夺取奴隶的一种普遍的和重要的手段,各部落间互相劫掠攻战不休。《隋书·地理志》记俚人“俗好相杀,多构仇怨”,“越人之俗,好相攻击”。(《隋书卷八十·谯夫人传》)“五岭之南,人杂夷僚……豪富兼并,役属贫弱,俘掠不忌,古今是同”。(杜佑:《通典·州郡》)作为行政长官的冯宝,对“鬻口为货,掠人为奴婢”为主要目的的互相攻掠,深以为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冯宝果断地采取“德法并举,宽猛相济”即“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策略进行制约。首先在百越民众中,开展“为政以德”的德治教育,以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去教化民众,强调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发生冲突时,要采取恭敬谦忍的态度,以群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对内部主张和平安定,劝阻各族不要互相攻战。以此同时,又向广大俚僚进行守法教育,讲明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朝廷就颁布了释放奴婢的诏书,陈朝亦规定藏匿奴婢犯法,卖人为奴在法律上也是禁止的,号令俚人自觉守法。如有违法者,以法律制裁、矫正越轨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实施朝廷法令,采取将俚人纳入郡县编户的政策。按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和考古文物发现,古高凉郡今高州地区属于汉俚杂居区,把俚人编号入籍,征收税赋,“以孝义训诲溪峒蛮俗” ,把俚人融合到汉民族中来,是时代赋予古高凉人的历史使命。冯宝在俚人中实施封建土地占有制之后,把俚人部落从“毋赋税”改变为“使输租赋,同之平民(即汉人)”;在冼夫人的协助下,“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则是改革俚人部族首领专制野蛮的制度。在推行封建制度的早期,能如此昌明施政,实属难能可贵。

在儒家看来,法律只矫偏救失,解决已然的问题,而道德却能防患于未然,积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道德是根本大法,是法律的精神之所在。因此,冯宝在实施封建社会的法律时,都本于儒家的纲常名教,努力和辑百越,大力搞好俚人内部及汉、僚等各族之间的友好睦邻关系,使互相攻击残杀的局面得以平息,由是怨隙止息,息兵解仇,“自是溪峒之间,乐樵苏而不罹锋镝者数十年。”这在当时政治上是进步的,也是很得人心的,因而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第四、“建城邑,开设学校”,建立郡县乡学制度,造就了一批俚人地区的知识分子。

冯宝在任高凉太守期间,极力提倡学习汉族文化。在高凉地区建立郡县乡学制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开办士林学馆,吸收俚人子弟读书,向俚人传授先进文化。有时,他还亲自上坛讲学,至今民间仍流传有“冯公指令读书诗”的歌谣。由于汉族封建文化在高凉郡得到了广泛传播,逐渐造就了一批俚人知识分子。“渐染华风,……才贤辈出,科甲蝉联,彬彬然埒于中土。”从此,社会秩序得到根本整治,社会风气也大为改变,实现了“以礼仪威信镇于俗,汲引文华、士相与诗歌,蛮中化之,蕉荔之圩,弦诵日闻。”范文澜指出:“冯氏数百人终于影响冼氏十余万家。”(《中国通史简编》)这就大大地推进了百越各部族封建化的进程,使高凉百越“蛮”族与汉族过着交融团结、平稳安定和谐的生活。

第五、积极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宣传科学知识,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人民健康。

冯冼联姻后,冯宝作为一郡的行政长官,除了继续治理好高凉外,还教民耕织,传播汉人的先进生产技术,用铁器农具代替落后的刀耕火种,帮助人民兴修水利,用牛耕田。经过人们的辛勤开发,高凉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大的改观。不但粮食丰收,而且手工业也有发展。在商业方面,建立集市,发展贸易。

再者,据冯氏族谱载,当时俚人都很迷信,人们有了病,往往求神占卜,信神不信医。冯宝经常派出军队的医生到民众中去宣传防病治病的道理,帮助民众治病,并将常见的简单验方传授给他们。当地俚人都把冯宝当作救命恩人,亲切地称呼他为“冯公宝”。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冯宝是一个以治国安邦、经世济民为己任的忠官,值得高凉人民引以自豪。他忠厚以为心,宽大以为政,能够把自己长远、根本的利益同广大民众的现实利益联系在一起,以民为本,实行民族团结和睦政策,推行汉族的先进文化,开发高凉,发展经济,反对残酷压迫奴役民众,提倡关心民众疾苦,满足民众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礼乐教化,使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天下大治,“风气日开的繁荣及和睦的气氛,到处一派生机蓬勃的兴旺景象”(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安居乐业,构建了高凉的和谐社会。至于“和谐社会”,现在国际学术公认:提倡和谐最早的是古代圣哲孔子,是他的中庸之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外国人把“中庸”译成“金光闪闪的”。孔子所阐释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繁荣景象。这正是“和谐社会”的写照。因此,可以说冯宝是孔子“和谐社会”理论的忠实实践者。

但有一点是应该注意的,也就是目前学术界所偏颇的。在冯宝和冼夫人生平的经历中,冯宝所做的“汉化”和冼夫人毕生为之坚持的“和辑万越”,可以看出都贯串着一条共通的主线,那就是在岭南历史上民族大融合历史进程中,坚持民族团结,以先进的汉文化,引导南越俚人改革落后制度,共同建设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论其于乱世之中,保境安民,使一方独安,使人民免遭战争苦难,两人功绩一样。论其权力,冯宝乃一郡行政长官,历经梁、陈二朝,从政统军近三十年,大权在握,是主政者;而冼夫人作为冯宝的妻子,有参与政事的机会,但毕竟是协政者。如果忽略了冯宝为所处的岭南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代所作出过的贡献,即人民对他为之立庙歌颂的重要的一面,是欠客观的。有学者这样认为:“宝无夫人,无以致千秋彪炳,卓著岭南;夫人无宝,无以致功辉北史,名高天下”。我认为,这是较为客观的结论。

历史事实证明,经过冯宝、冼夫人当时众多的汉俚前人的共同努力,岭南地区经历南北朝、隋至唐数百年的民族融合,俚人中的大部分已经接受了汉族文化渗透,融合到汉民族中来,俚族作为南越先民的一个泛称,在唐以后的历史上已经消失,史籍中不再有俚族称谓的出现了。而一些僻处溪峒,汉化不到的少数部族,仍保留着比较明显的民族特性,则按其特性,被称之为瑶、黎、苗、僮等少数民族了。汉化之功,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上不可谓少。

冯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历史进程中的功臣之一,也是构建高凉和谐社会的先导。冯宝就是由于在推行这个历史使命中作出了显著成绩,受到人民的爱戴,才能得到乡人立庙祀之的殊荣。

0
  • 上一篇:高力士是一个忠智相并的“真忠臣”
  • 下一篇:“真忠臣”高力士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冼夫人研究网

     
         备案号: 粤ICP备10208172号

    维护:冼周 QQ:60306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