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网站首页 | 研究动态 |  英雄史诗 |  学术争鸣 |  文物古迹 |  名城建设 |  史海集贝 |  冼庙文化 |  冯冼世族 |  故里风采 |  文苑艺坛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史海集贝>>读史有感

共有 3496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浅谈发展冼夫人文化和发展博物馆文化的切合

发表日期:2007年11月8日   作者:陈冬青 【编辑录入:xianzhou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了“冼夫人文化”的话题,这是正确、新颖、富有生命力的研史治学的话题。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极为复杂,内容也十分丰富,笔者认为,冼夫人文化涵盖了历史、文学、宗教、民俗、考古、旅游、教育等方方面面,提倡和弘扬冼夫人文化,是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服务社会的有益之举。“作为冼夫人故乡之一隅,高州在冼夫人文化的生成、传播和发展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如今,打造坚实的冼夫人文化品牌,更成为高州人的共同意识,是我们一代文化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发展冼夫人文化和发展博物馆文化有什么关联呢?“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也就是说,博物馆是收藏和研究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活动遗存物(文物)的机构,并通过对这些遗存物的展示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教育影响人民群众。去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明确提出了更深入研究和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的要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生存发展的新环境,寻求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新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此说来,发展冼夫人文化和发展博物馆文化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共通途径的,找准两者的切合点将是对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极大推动,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点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冼学前辈和博物馆同行。

  一、冼夫人文化和博物馆物态文化的切合

  所谓物态文化就是以物质形态为主要表现的文化。博物馆首要功能是征集保护文物,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的对象又都是文物,博物馆所有活动都以文物为基础,围绕文物而展开的,博物馆通过对文物(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的整合,使之“反映出较为完整系统的,具有较为清晰发展脉络和发展逻辑的信息含量和知识含量”[3],它排除了对物的收藏的零散与杂乱,排除了对物的研究的片面和单一,形成了科学、系统、合理、全面的物态结构,这种物态结构便成为反映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科学的物证,所以博物馆文化首先表现为物态文化。

  冼夫人文化也有其物质的表现,首先冼夫人文化起源于对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崇拜,历史人物必然会留下历史文物。其次冼夫人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人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氛围中发展传播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留下许许多多的历史遗物。即使是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一种宗教文化,也有其物质的载体。所有这些文物、遗存物或物质载体作为研究冼夫人文化,发展冼夫人文化的重要物证,也正是博物馆所要征集、保护和研究的对象。

为什么要寻找这个切合点?从冼夫人文化这方面来说,因为冼夫人文化毕竟是一种历史文化,尽管在广大群众心目中冼夫人已成为神,但仍有其历史的真实性和历史的依据。在中国的民间女神中较为普遍的有北方的碧霞元君,但那是远古时代人们创造的山神形象,后来依据一些无考据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牵强附会到一位女性身上。南方有妈祖(天妃),仅靠在南海中显灵救人的传说而成为海内外普遍信仰的神祗,其功远不及冼夫人之深。冼太与这些女神不同,是建立过万世不朽的历史功勋的真实人物。但是现在冼夫人文化的表现形式多限于民间的自由式宗教信仰活动,文学创作也有“生安白造”之嫌,致使“冼夫人的历史功绩和文化精华未能普及弘扬,以至出现纯迷信和多神庙的文化芜杂”[4]。所以笔者认为,弘扬和发展冼夫人文化首先应当站在历史的角度,博物馆文化的介入,通过对冼夫人文化遗存物的整合,不但可以深入挖掘和表现冼夫人文化的历史本质,也是使冼夫人文化得以真实地继承和发展下去的正确路径。

  从博物馆文化这方面来看,文物是立馆的根本,物态文化是博物馆文化的第一要义,博物馆文化要发展首先就要发展物态文化,介入并加强对冼夫人文化表现物的征集和研究,不但是博物馆固有的任务,也是博物馆文化得以丰富、充实、发展的有效渠道。虽然就目前发现来说,冼夫人或其家族成员在生存活动的过程中直接遗留的东西甚为稀少,仅有铜鼓和在旧城附近出土的相关器物,且对冼夫人的故里、墓地等问题尚有争议,对此我们似有无奈之感,但我们只要加强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所发现,而且我们不应忽视了冼夫人文化在漫长的生成、传播、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物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诸如各地留存的冼太庙、庙内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构件、保存的相关文物、各地方志、冯冼家族的各时期族谱、有关资料的抄本、印本、群众在宗教信仰活动中的代表性器物、外地的相关文物和参考物等等,甚至今人在研究、传播过程中的一切物质的东西,由于其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保存和反映了冼夫人文化的大量信息,都要成为博物馆收集研究的对象,成为博物馆的文物资源。

二、              夫人文化和博物馆展示文化的切合

  博物馆文化又一重含义或者说又一个层次是展示文化。博物馆通过对所征集的历史文物或特定的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并就研究所得举办陈列展览,向社会和群众展示和传播一定的知识、信息、思想、美感和精神等,达到教育影响人的目的。博物馆的展法主要通过陈列展览来实现,陈列展览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文物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是博物馆最基础、最有特色的精神产品,这也是一种文化。展示文化是博物馆文化的中心体现,博物馆的物态文化最终要通过展示才能被认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冼夫人文化这方面说,冼夫人文化要发扬传播,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理想的载体和形式。“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收集、深入的整理,并通过生动通俗的方式向全社会传播,正是这一系列的努力,创造了文化遗产向历史文化资源转化的条件。在人类各种文化机构中,博物馆是承担这一任务的理想场所。”[5]如前所述,冼夫人文化在生成、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留有大量的文化遗物或精神的物质载体,要想进一步扩大冼夫人文化的宣传,迅速传播冼夫人文化的精义,打造冼夫人文化品牌,就要把这些文化遗物转变成可供利用的历史资源,陈列展览是最直观和最有效的途径,博物馆利用所收藏的冼夫人历史文化遗物及其研究成果,通过陈列展览方式可以历史地、客观地、迅速地传播冼夫人文化信息。而且,冼夫人的杰出贡献在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所以冼夫人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就是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即使就民间信仰来说,也反映出趋向和平统一、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朴素的精神追求,所以反映传播冼夫人文化就是宣传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宣传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宣传祖国统一的先进文化。这恰恰是博物馆宣教工作最主要目的和任务。

  就发展博物馆文化方面来说,还有一个展示文化的效果问题,要想达到展示文化的最大效果,除了要对形式、手段进行更新之外,还必须寻求一个好的“卖点”,即要有好的、有吸引力的陈列展览。基层的博物馆,在文物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与一些中心大馆相比,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外出旅游已不是难事,要看精美的文物或建筑,大可到北京故宫,到上海博物馆等,所以基层的陈列展览要想吸引人,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地域文化的介入就是一个好办法。地域文化最大的“卖点”就是在别的地方看不到,了解不到,或即使看到也是不全面,不够精彩的。冼夫人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只是盛行于岭南、海南和邻近的东南亚部分地方,尤其是在作为冼夫人故乡之一隅的高州,冼夫人更是家喻户晓,冼太信仰遍及城乡。冼夫人文化有着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内涵,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倘能与宣传弘扬冼夫人文化相切合,必将有特殊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博物馆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这是十分必要的。

三、冼夫人文化和博物馆环境文化的切合

  环境在现代社会是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不但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所以发展博物馆文化也存在一个环境文化的问题。博物馆环境文化从小处说是博物馆建筑设计、功能设施、陈展氛围塑造和周边环境营造,从大处说还包括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组合、文化传统等。博物馆环境文化建设的一个总要求就是要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切合。

  高州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古城,各方面文化或艺术形式都有很好的传统和社会基础,尤其是冼夫人文化的影响,几乎遍及城乡每个角落,三岁娃娃都可以说出冼太庙和冼夫人之名,对于冼夫人的事迹和功绩就算不知所以然也都知其然,冼太信仰更是极之盛行,高州的群众对于神的崇拜,除了知道“佛”和“观音”之外,就数冼太了,所以冼夫人文化在高州是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博物馆文化在发展中已经很自然的要受到冼夫人文化的影响,如笔者所提到的博物馆物态文化、展法文化,还有其他未及提起的文化与冼夫人文化的切合,这就是所谓从大处说的博物馆文化环境。这里着重探讨一下狭义的博物馆环境文化与冼夫人文化的切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方兴未艾,博物馆建设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但是为数不少的博物馆在环境建设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特别是基层的博物馆不懂得也不重视环境文化的塑造,内外环境建设粗糙,甚至只有一栋楼或一间厅,没有序厅,不讲究陈展氛围。其实一个博物馆的环境氛围是十分重要的,这不同于图书馆、文化馆或别的文化机构,要求在观众进入博物馆周边环境,看到博物馆主体建筑时就能完成参观的情绪酝酿和心理引领,不用一下子从现代文明进入到远古蛮荒。不但如此,环境对博物馆的展示还有着深厚的烘托作用,协调的环境可以帮助观众领悟陈展的内涵,不协调的氛围将会极大地降低观众的欣赏兴趣。博物馆环境文化的塑造首先在于选址,合理的选址是营造博物馆环境的前提,选址就要考虑到与当地文化的切合。笔者曾在工作实践中提出过把我市博物馆选址在冼太庙旁与冼太文化公园统一规划和建设的建议和方案,现仍坚持这一看法,这是发展冼夫人文化和发展博物馆相切合的最佳方式,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冼太庙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历史文化品位,真正成为弘扬冼夫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场所,又有利于博物馆周边环境风貌的协调,吸引观众,真正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事业中的职能和作用。也就是说,冼夫人文化可以借助博物馆这一环境辅助而得以深化,博物馆也通过这样的环境构建而有了更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冼夫人文化通过与博物馆文化的切合而得到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的传播,真正形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品牌;博物馆文化也因此得以充实、发展。

博物馆的种类很多,博物馆文化有更丰富的内涵,本文论述范围仅限人文历史类地方博物馆。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冼夫人的文化与信仰——冼夫人与高州》,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

[3]张慧国《文化语境中的博物馆》,《中国文物报》,200337

[4]胡光焱《弘扬冼夫人文化》,《冼夫人魂——冼夫人研究论文选辑》。

[5]《人类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资源》,《中国文物报》,2001921

0
  • 上一篇:从对冼夫人文化的知之不多,看乡土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冼夫人的名号考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冼夫人研究网

     
         备案号: 粤ICP备10208172号

    维护:冼周 QQ:603066428